疫情時代下越來越多孩子被診斷為「感覺統合失調」,坊間也充斥著「感覺統合課程」、「感統遊戲」,很多家長會疑惑課程內容到底是什麼?如果沒有去上會不會影響孩子的發展?今天我們就先從「感覺統合」是什麼開始介紹!
【 感覺統合 sensory intergration 】
是組織由人體及環境而來的感覺訊息,讓身體能夠在環境中有效運用的過程,這些感覺訊息包括: 「前庭覺、 本體覺、 觸覺、 視覺、 聽覺、 嗅覺及味覺等。」
【 感覺統合理論 】(Jean Ayres,1972)
解釋孩子「解讀感覺訊息的缺陷」與「動作學習上的困難」之間的關聯。
⭐ 孩子的感覺統合是按順序發展,而發展會受到過往經驗影響,正因如此才會衍伸出許多感覺統合遊戲,希望孩子在參與的過程中增加感統輸入。
例如:溜滑梯可以增加前庭覺輸入經驗,孩子需要學習在溜動過程中如何維持身體平衡。
手指畫增加觸覺、視覺輸入經驗,感受顏料質地、黏稠度及各種色彩
→ 家長要注意是否過於保護,造成孩子感統經驗輸入不足
→ 感覺統合遊戲是希望孩子在自發參與的過程中增加感統輸入。
⭐ 正常的感覺統合可以讓孩子出現「適應性反應」,能隨著環境的需求做出合適行為。
例如:看到一張紙可以輕輕的拿;而不是用力捏緊、走路會有意識避開障礙物;而不是撞上去。
→ 提高孩子參與更複雜、有挑戰性活動的動機
→ 建立完成複雜活動的基礎
⭐ 提供「剛剛好的挑戰」(just right challenge)是非常重要的,能吸引孩童參與
太難的任務挫折感過大,降低孩子參與動機;太簡單的任務沒有挑戰性,也會降低孩子嘗試動機。
→ 針對不同孩子的狀況做分級
→ 創造能誘發動機以及成功表現的情境
⭐ 感覺統合出現障礙可能會影響孩子在學習新技能、組織動作、調節注意力、參加遊戲以及建立社交方面有困難。
【 感覺統合介紹 】
除了較常見的五感觸、味、嗅、視、聽之外,「本體覺」與「前庭覺」也是感覺統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,牽涉著孩子的動作發展與情緒狀態。
本體覺
接收器源自於肌肉及關節,能告知大腦身體部位擺放位置及施力大小。
透過本體覺活動,能讓孩子感覺放鬆、安定神經使情緒穩定下來,有助於孩子在建立人際互動與學習上有良好發展。
前庭覺
能幫助孩子維持身體姿勢及保持平衡,像是執行走路、站立、跳躍等動作。
→ 快速的前庭刺激能興奮情緒,能提升孩子對周遭人事物的警醒度:溜滑梯、海盜船。
→ 慢速穩定的前庭刺激能穩定情緒及放鬆:寶寶躺在搖床等速擺盪。
活化前庭覺對於孩子有整合性的影響,例如:能同時增加警醒度和視覺追尋的能力,有助於認知學習及強化注意力。
【 居家感覺統合-攀爬對於感覺統合的幫助 】
其實多數孩子天生就有主動探索環境的本能,會透過環境及日常活動提供適當的感覺刺激滿足自己的成長需求。
那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感覺統合活動?其實像「攀爬」就是非常好的運動,其中結合豐富的感覺統合,能大量提升孩子感覺經驗。攀爬時孩子需要評估手腳抬起的高度及距離穩定踩在路線上;維持撐姿的時候上下肢關節承受身體重量,讓孩子能更好地整合本體感覺系統。攀爬時身體還需要保持平衡,手腳離地抬起時身體重心會改變,刺激前庭神經、調整重心不致跌倒。透過行進不一樣坡度的路線對於前庭的刺激程度也會有所不同,孩子身體呈現頭朝下傾斜狀態在攀爬時對前庭刺激會更顯著。簡單的一個小活動,就能活化大腦感覺統合的運作,同時也能促進肢體發展與安定情緒。
感覺統合是孩子探索世界與發展學習的重要工具之一,要特別注意感覺刺激的給予過猶不及,必須隨時注意孩子的反應,過多的刺激可能會造成壓力,而這種壓力對於孩子腦部發展是有害的,甚至會降低大腦處理壓力的能力,讓孩子對這些刺激產生厭惡排斥或過度亢奮,就像吃美食需要適可而止,如果飽到吐出來對身體也是一種傷害。